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歷年颱風單日降雨量前10名剪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andy2405kimo|2011-7-21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山多面臨太平洋 颱風多 加上後面是歐亞大陸 暴雨出現頻率很高 中國大陸最高24hr好像是河南省西部山區
當年妮娜[1975.8]在花蓮登陸後 通過福建 後漸漸變成熱帶低壓 最後在河南造成 1050mm左右的24hr降雨
台灣幾個暴雨容易出現的地方 如高屏山區 阿里山 宜蘭山區  蘇澳 [南澳山區因測站少 不了解狀況] 立霧溪谷[中橫東段]  大屯山區 石門水庫上游 再來如竹苗山區 以上都出現過日降雨>900m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andy2405kimo|2011-7-20 08:05 | 顯示全部樓層
幾個比較舊的日降雨破千的紀錄 以前多半不是氣象局站[因以前設站較少] 第一個氣象局站破千的是陽明山竹子湖[陽明山公園和竹子湖中間]琳恩1136mm 後被安珀打破 花蓮布洛灣[距太魯閣不遠] 但立霧溪谷幾個如綠水[天祥附近] 天祥 布洛灣等都有日降雨破千的紀錄 高雄山區如泰武鄉等 阿里山的奮起湖 山下的竹崎 石門水庫上游如巴陵 宜蘭山區如土場 古魯 山腳 大元山[宜蘭南方山區] 淺山如三星鄉天送埤 等也都有破千的紀錄

點評

布洛灣測站不是局屬測站吧  發表於 2021-10-11 06:1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andy2405kimo|2011-7-20 07:52 | 顯示全部樓層
莫拉克是個很特別的颱風 刷新很多紀錄 以前夏颱因導引氣流強 很少發生滯留或緩速前進 在台灣降雨時間不會拖很長 以前多半是秋颱 造成數天豪雨 累積降雨量多 因共伴加上地形 常發生驚人豪雨 以前多日降雨紀錄多半是秋颱較多 夏天颱風如賀伯造成阿里山兩日降雨幾乎達1900mm屬極罕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andy2405kimo|2011-7-20 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氣象局好像在1990年代以後 普設雨量站 以前只有幾個 如古魯 四十分等雨量站 後板橋探空站也有地面氣象資料之前要靠水利局[後水利署] 台電設置的雨量站 來補氣象局雨量站之不足 現在台電 水利署的雨量站依然存在 或也可比較氣象局在同城市或同鎮上所設置的點  台灣舊的雨量紀錄 火燒寮 好像是台電的站 歷史悠久 氣象局目前廣設雨量站 只是比較新的年雨量紀錄 如台電曾在陽金公路附近設置 大油礦[馬槽附近]曾記錄到11000多毫米的年雨量紀錄[已撤站] 氣象局在當地並沒有設站 就無法了解大屯山地北坡降雨情況 只有在石門區三和分校[倒照湖]設雨量站 但比較靠近舊台電[或水利署]的七股[已撤站許久] 萬里區的大坪則成為新的年降雨量最高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686 天

[LV.9]以壇為家II

abc123nba|2011-7-20 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是沒錯,但也要顧及以前的測站比現在少很多,甚至有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容易有這種錯覺。
莫拉克之後我找到 ...
開梅 發表於 2011-7-19 23:48



但是水氣的標準還是以氣象局為主   

說實在的如果當時以水利署的資料

應該已經破世界紀錄了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14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開梅|2011-7-19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是沒錯,但也要顧及以前的測站比現在少很多,甚至有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容易有這種錯覺。
莫拉克之後我找到水利署測站,此颱風在西南部地區的紀錄比氣象局的高出許多,真是可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1 天

[LV.1]初來乍到

abc84484422|2011-7-19 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2000年後 紀錄大都刷新 可見暖話增強的影響越來越激烈~!!! (暖話本來就有喔 祇是近年增強而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andy2405kimo|2011-7-19 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葛樂禮非氣象局站 最大日降雨是巴陵1044mm 1974.10貝絲中颱 在宜蘭三星鄉三送埤也記錄日降雨>1300mm 以前宜蘭南方山區[大元山 古魯]及淺山地帶[土場 三星鄉]是出現日降雨>1000mm最頻繁的地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