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白化危機 來源:NOAA 翻譯改寫:台灣颱風論壇 myself 位於澳洲大陸東北方海面的大堡礁,擁有許多大自然美景,是澳洲的旅遊熱點,每年都能創造出50億美元的商機,並能提供70,000人就業機會。但目前它正面臨有史以來最糟的一年-一股來自海洋中不尋常高溫的洋流,也就是慣稱的聖嬰現象,正造成長達2,300公里長的珊瑚礁白化。
<圖1>澳洲東北部大堡礁的位置。 NOAA Environmental Visualization Lab.
珊瑚礁白化的機制是這樣,水溫上升讓珊瑚與在其中的共生藻共生機制被破壞,共生藻被珊瑚排出;當共生機制被破壞後,珊瑚的營養與排泄就無法正常維持。一旦所有的共生藻都離開,珊瑚就死亡。珊瑚顏色由共生藻決定,當共生藻離開後,就會失去顏色。珊瑚死亡後則開始石化。<註:之前墾丁南灣的核三廠廢水排水口也是同樣原因,讓排水口附近的珊瑚全都白化>
<圖2>健康的珊瑚,如圖中位於紫色與金色的陰影,而白化的珊瑚,就只呈現骨白色。 Photo by Mia Hoogenboom, for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現在白化的情況,是有紀錄以來最糟的情況。根據澳洲科學家在2016年4月20日所公布的報告,抽樣研究的珊瑚礁,有93%已經有白化現象。在這些科學家從上方飛掠所觀察的900處礁石,只有68處沒有發現白化,有316處的礁石,白化程度已達到60%~100%不等,這些礁石大多集中在北側。在過去,遇到白化事件或人為破壞,北側的礁石通常受損輕微,但是在此次白化事件,北側的礁石竟有81%受到嚴重的損害,中央的礁石則有33%受到嚴重的損害,南側的礁石只有1%受到嚴重損害,甚至有1/4的珊瑚沒發現有發生白化的情況。
<圖3>由澳洲科學家在2016年4月所公布的大堡礁空拍影片。 Video provided by the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珊瑚礁的白化,並不會導致珊瑚立即死亡,一旦海溫降回到原來的溫度,並維持一段長的時間,不讓珊瑚受到其他干擾,還是有可能讓珊瑚恢復生機。在這樣的環境下,共生藻有可能會慢慢的會到珊瑚中,重新建立共生的關係。但是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經過分析,在北側的珊瑚中,已經有超過50%已經死亡。造成珊瑚礁受損條件,並不只是看海溫有多高,還必須要觀察表面海水溫度高出平均值的狀況維持時間有多久。在大堡礁附近的表面海水溫度,自二月以來一直超過平均值1~4°F(1~2°C),再受到嚴重損害的北側的海溫更是高達86°F(30°C)。
<圖4>由衛星觀測的熱累積程度圖表分析,在3月28日到4月3日間,在大堡礁附近的紙數已來到4,附近有些地區甚至已來到12以上。 Climate.gov image, based on imagery provided by provided by NOAA's Environmental Visualization Lab. Original data from NOAA's Coral Reef Watch project.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追蹤大堡礁附近的海溫的方法之一,是利用衛星上安裝的感測器觀測海面,據此計算海水的熱能累積程度。在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時候,在北側與中央地帶的海溫觀測到的海溫一直很高,這與目前嚴重受損的區域是一致的。此次破紀錄海溫升高的原因,聖嬰現象是主要原因,而因人類活動帶來地球長期的暖化趨勢,則是最根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