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newlifesean 於 2016-9-24 02:56 編輯
關於梅姬的一點分析:
兩年沒在這發文了,礙於公務繁忙的緣故,最近太平洋如此熱鬧便趁著有空重新練習分析一下免得退步了。
這個颱風其實蠻複雜的,主要是看似單純的環境配置實則潛藏了很多變數在裏頭,比起前面幾個都不好分析。
先從路徑開始,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1.9/20-9/23的生成前期。 2.9/24-9/27靠近臺灣的過程。
1. 生成前期: 梅姬在形成之前經歷了非常顯著的官方定位落差,初始的LLCC也呈狹長狀,主要到了22日晚間開始漸漸由北方系統占優勢而發展成今日梅姬,其實整體而言這當中歷經了戲劇化的過程,定位有巨大跳躍且環流雲系有擴大的變化,這都是在不到24小時內完成的。而造成這樣發展,推測跟中高層的氣流變化有關: 上面是昨天早上的風切趨勢變化,在梅姬位置西南側的強風切趨勢是高層的南亞高壓邊緣偏東北風以及低層西-西北風導致的,這塊區域導致昨天低緯度的中心進入該處後被切散。東及北側的風切區域則相當有趣,這不但有趣也影響到後期的命名初始位置乃至於路徑,從探空資料來看看:
先介紹一下我採用的分別是關島以及東南方的楚克島兩站的探空,先看到西邊的關島,動畫如下: 動畫上面呈現出來重點請擺在中低層風場以及溫度露點差,可以看到在20-22日中低層大約為偏東風,空氣也較為潮濕飽和,到了23日突然大轉折成強烈偏南風,伴隨較乾燥的中層空氣。
來看看楚克島的。 20號大致為東風,21、22日轉成強南風,23日轉回偏東風,溫度露點差自22日起顯著加大。
綜合比較一下:關島風變的時間較楚克島晚了近兩日,風場都是從東風轉成南風,楚克島最後又變回東風,都有溫度露點差的加大過程。
眾所皆知副高西側為偏南風且性質暖乾,故上述過程在腦袋中想一下便會得出一個結論:副高開始在梅姬的東南側區域漸漸發展。導致楚克領先關島出現偏南風,且再轉為東風過程,副高在系統東側的延伸發展通常會為路徑及氣旋中心發展定位造成影響,簡單配圖如下:
從上圖的中低層駛流與低層1000hPa氣壓場,都可印證上述事實,於是乎,位於北邊中心落入的此發展之高壓氣流由南風轉成東風的轉折點,該處是一個水平向氣旋風切的區域,亦有動能累積,猶如搓湯圓般加大了北側中心的渦度使其發展並獲得主導權,目前看來多渦漩的狀況似乎解除,便由此中心開始主導氣旋往後發展移動。
小結:副高突然在系統東南側的南伸過程加強水平風切與向北分量,北方中心獲得命名權,並導致風場的擴大。
那這塊南伸的副高區接下來如何變化?
上圖是最新高層風場,在梅姬東側遠方高空有個CCL,CCL西側與颱風外圍流出氣流會因同向輻合,形成高空下沉區,加上梅姬走後的空缺區域本為相對高壓區,預估這塊區域中低層副高南伸勢力擴大的趨勢會維持,提供梅姬在路徑上的略向北分量。
(事實上我懷疑此高壓南伸過程很可能就是這塊冷渦搞的鬼)
2. 靠近臺灣的過程: 先來張低層駛流圖: 這是昨天的,臺灣附近的形式大致為北方有一倒槽配合東西兩大高壓單體 倒槽大致上是不發展的槽,為衰弱中的狀態,原因礙於篇幅暫不詳述,總之看看台灣附近的石垣島與東方較遠處的南大東島的探空變化種況來推敲台灣東方的大氣環流變化: 石垣島: 東邊的南大東島: 其實從探空風場變化都可以看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高壓單體東側勢力有往東且南大東島的高壓勢力也有西伸狀況,顯示倒槽確實淺化北收,臺灣附近的中層高壓場勢力正在加強。而高壓的加強,也與南亞高壓之高層輻散下沉有關,兩者疊加,下方的副高將受惠於加強後的下沉氣流而強度得以發展: 南亞高壓型態及相關環境配置如下列圖: (MJO在9月中集中北印度洋活動) (從水汽通量輸送也可看出綠色的輻合區集中印度中部及兩側附近)
(故南亞高壓因季節變化及降水因子已來到印度至東南亞正上方) 南亞高壓在9月仍屬強勢且緯度偏低,東側延伸出之部分仍有盛夏的強度,外圍輻散下沉加強了副高在靠近東亞陸地區域的強度,導致接連有颱風已偏西路近接近並侵襲臺灣。目前看來,南亞高壓短期內不太會有大幅減弱的狀況,故其外圍下沉區仍有助於副高勢力維持,前述的兩高壓間弱區將有機會漸漸補起來。問題是補的程度?
上為中央氣象局於2306Z的地面圖,可以看出連日以來的滯留鋒仍位於台灣東方近海,其實臺灣附近目前正處在一種南方季風與北方東北風交界的不穩定態,導致對流頻仍,也暗示了臺灣附近的底層大氣環境不是那麼的穩定,所以中高層的副高有加強機會把弱點補起來,但因底層不甚穩定,所以整體很可能大致上會維持一個相對較弱的相對低壓槽區無法完全合併成一穩定高壓脊(注意是相對低壓而非絕對的一個封閉低壓系統),導致臺灣附近駛流場有可能於未來兩三天維持下面狀態:
引導梅姬以西北西方向於未來兩三天內朝臺灣接近。配合其東側向低緯延伸之副高以及琉球附近的相對弱點,短期內出現略為更偏西北的路徑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三天以後就是梅姬最接近臺灣的時候了,此時的路徑可能會因為遠方的一點小插曲出現變化,以下動畫說明: 其實就是在歐洲的割離低壓東側引發出脊,脊前冷空氣再疊加北亞極區冷空氣南下過程配合青藏高原上的槽,有機會於三天後梅姬接近臺灣時使副高勢力減弱,不排除有機會使其於臺灣附近速度放緩並較偏北些。
事實上今天最新高空圖已顯示副高在中南半島的勢力已經開始減弱了。但臺灣附近的副高由於尚遠加上南亞高壓緯度低且仍屬穩定,未來三天應不至於有大幅變化。
結論:落落長一大堆來做個小結,路徑上因為副高不完全是正東風導引,臺灣附近的大氣又有不穩定因子故可能有駛流較弱區,加上梅姬東側有副高南進造成南風分量存在,短期內可能以西北西至西北路徑移動接近臺灣東南部外海,於臺灣附近時不排除因副高受槽影響減弱,有近一步更偏北移動的情形,花東交界一帶須注意。
強度看一下: 海洋熱力條件,反聖嬰年醞釀的威力果然不是蓋的,路徑上大部分區域都有75-100KJ的實力,能量上不是太大問題,大氣環境上,目前即將接上南亞高壓東緣以及東方CCL的赤向流出,或者說已經開始了(CCL的部分),等到接近臺灣時的副高可能減弱轉為較偏南風加上北方接近的高空槽前西南風,輻散條件整體也不算差,低緯度又有自印度洋來的強烈西風,跨赤道水汽供應也不是問題(不過這須等到接近臺灣時才會有)。 此外透過前述的南大東島跟石垣島探空來看副高產生之下沉其實不強,未來應也大致維持此型態,加上鋒面雲系殘存水汽,下沉造成乾空氣捲入的狀況應也不至於,又移速夠快,局部低OHC的影響應該有限。發展至中度上限乃至於強烈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值得關注。
#兩年沒好好分析了有點生疏
#以上為個人分析練習僅供參考或當笑話看即可,不做預報用途
詳細情況請以中央氣象局發布之預報做為防颱參考指引 資料來源:CIMSS、懷俄明州立大學全球探空彙整、中央氣象局、KMA、RAM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