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道反氣旋:
赤道反氣旋,顧名思義,是一位於赤道生成的反氣旋系統。屬中至大尺度大小,水平直徑可達2000公里,高度場在對流層中層最明顯,低層次之;結構為暖心,生成後一般向西北移動。
赤道反氣旋的生成,是因為由南半球跨赤道進入北半球的信風,發生偏轉而形成反氣旋式風場,在環境許可下,便發展成完整環流的高壓系統。發展中期,赤道反氣旋會切斷熱帶輻合帶,並把南北半球之信風混合,最後做成強烈的輻合及暴雨。
赤道反氣旋北移主要對熱帶氣旋的影響是使其轉向,熱帶氣旋通常沿反氣旋北側的偏西氣流折向偏東移動。另外,因熱帶輻合帶的切斷作用,赤道反氣旋出現期間為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不活躍期。
赤道反氣旋近低層風場示意圖,熱帶輻合帶給西南季風的突入而切斷。
資料引自:http://www.hkcoc.com/observatory ... cycdict/cycdict.php
另外維基百科上有一則關於赤道反氣旋的資料
赤道反氣旋(cyclone in the equator)又稱赤道高壓,是指出現在赤道緩衝帶的內反氣旋.夏季(主要是1979年)的資料分析表明,當北半球西太平洋地區有一個或幾個低壓系統形成並在其南側10°N附近出現大片熱帶西風時,即使南半球沒有寒潮爆發,赤道附近偏東風沒有加強,也會使低壓南側0°—10°N地區(-Δu/Δy)出現很大的負值,有利於赤道緩衝帶或赤道反氣旋的發生髮展。相反,當北半球熱帶及副熱帶地區受高壓影響時,赤道兩側都盛行偏東氣流,赤道附近(-Δu/Δy)值很小,此時即使南半球有寒潮爆發,也不會形成赤道緩衝帶和赤道反氣旋。
這裡有些較難的專有名詞需搭配上渦度的定義來看
渦度:
渦度是用來描述大氣旋渦運動規律的重要概念。在氣象學上會以渦度方程去表示:
其含義為:
空氣質點作水平的旋轉運動時,其路徑隨速度的變化。右圖為渦度 ζ 之方程,等如向上分量,位移Y隨速度的變化減去向左分量位移X隨速度的變化。
得出的結論為,當旋轉環流越集中、或移速越快時,其渦度的『量』亦越大。
其中,作逆時針運動時(即氣旋活動),渦度為正。(PVA)
作順時針運動時(即反氣旋活動),渦度為負。(NVA)
以上所提及的方程稱為相對渦度 Relative Vorticity。
當把科氏力隨緯度變化的因素納入渦度運動方程時,即得出絕對渦度 Absolute Vorticity。
其方程為 ζ + f , f 為科氏力隨緯度之變化。
加上其他複雜因素後,渦度 ζ 的變化 dζ /dt 有著一些重要的物理意義,在此選兩項常會接觸的在此略談。
第一、水平輻散影響渦度變化;
表示當渦度減少時(或負渦度加強),空氣存在著輻散運動;當渦度加強時,則空氣有輻合的運動;例如,在熱帶氣旋加強時可在渦度圖上反映出正變渦的現象,就是此道理。
第二、緯度影響渦度變化;
當空氣質點移往高緯度時,將引起渦度的減少(或負渦度加強)。當空氣南移至低緯度時,則渦度加強。這現象乃由絕對渦度的守行定律所引申出來,解釋到熱帶氣旋內力不均(南側渦度較強),及西風波動出現的原因。
看完渦度的定義後必須知道寒潮是什麼
寒潮,俗稱寒流,是冬季主要天氣現象之一,一般而言,寒潮是指一高氣壓在北方生成,冷高壓向南侵襲,最後出海變性。 在寒潮侵襲期間,冷空氣造成當地氣溫驟降,地面氣壓驟升,有時更造成強風,大浪。
寒潮是在所有惡劣天氣中影響範圍最廣的,冬季一般情況下能影響1000萬平方公里左右[1],熱帶氣旋、溫帶氣旋也不能達至如此龐大的影響範圍。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