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0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癌症化學治療劇烈的副作用常令患者卻步,陽明大學經多年研究,發現第一個可穿透細胞的標靶酵素TMPK小分子抑制劑,且在細胞與動物實驗證實,與現有化療藥物併用可殺死腫瘤細胞,卻不會影響正常細胞,未來若能運用於新藥研發,將可造福癌症病患。
陽明大學此一基礎科學上的重大突破,已於本月10日刊登於權威的國際醫學期刊《Cancer Cell》。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張智芬表示,包括俗稱「小紅莓」(Doxorubicin)在內的多數化療藥物,作用機制都是造成細胞DNA損傷;但因它無法分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以致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常須蒙受噁心、嘔吐、掉髮,甚至心臟毒性等致命的副作用。
為了發展溫和且有效的癌症化療方法,陽明大學利用冷光快速篩選系統,從2萬多個化合物中,發現第一個可穿透細胞的標靶酵素TMPK小分子抑制劑,當TMPK遭到抑制時,癌細胞會加速死亡,正常細胞則不受影響,並透過此一特性進行一系列細胞及動物實驗。
張智芬說,研究團隊在細胞實驗中發現,若能併用TMPK抑制劑,「小紅莓」的使用劑量只需原先的1/31,就能達到相同的腫瘤抑制效果。癌症小鼠的動物實驗更發現,合併使用TMPK抑制劑的8隻小鼠用藥3周的存活率不但為100%,且後續觀察顯示,每隻小鼠身上原本直徑1公分不等的腫瘤均明顯縮小,甚至消失。
張智芬強調,研究團隊下一步除將繼續努力提升TMPK抑制劑對腫瘤細胞的抑制性,以及對正常細胞的安全性,以期早日運用於化療新藥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