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湯雅雯╱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3月20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 水情嚴峻,缺水非一日之寒!中央氣象局表示,除了去年8月一個颱風都沒來,加上9月後台灣偏乾,春雨下不來,更讓抗旱雪上加霜,只能渴求下一波東北季風帶來水氣,替快見底的石門水庫解解渴。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今年台灣缺雨,主要跟太平洋海溫分布有關,過去東太平洋海溫低、北太平洋海溫高,但從前年10月開始,東、北太平洋海溫如「蹺蹺板」互換,此效應為「北太平洋環流圈振盪」。
鄭明典說,此振盪影響熱帶海溫、水氣供應,因海溫低水氣偏乾,導致南海到台灣往南赤道一帶變成乾區,往北乾區通過台灣上空,造成台灣秋末春初少雨趨勢。
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陳孟詩表示,去年是很特別的一年!8月西北太平洋一個颱風都沒形成,9月秋颱「鳳凰」又是沿著東海岸北上,沒有替缺水的西半部帶來雨量,雨下得不夠,導致台灣進入限水危機。
氣象局統計,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全台13個平地氣象站平均累積雨量創下近70年新低。陳孟詩指出,去年7至9月颱風季,高雄雖然下了1383.5毫米雨量,但卻是西南氣流造成,甚至讓氣爆區變成凱旋河,但雨都只下在平地,沒有下在集水區水庫。
陳孟詩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4個月時間,高雄只下了21毫米雨量,台北也不樂觀,只下了178.3毫米的雨,只能期待春梅雨多下一點,因為北部年雨量有一半都是靠春雨和梅雨。
去年6月原本有一西南季風加上梅雨鋒面,形成的「超級水氣列車」雨轟全台,但鋒面北移也不如預期。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去年8月「北少雨、南多雨」,再加上非典型聖嬰影響,台灣、南海及大陸華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高壓系統,這兩個原因加成,可能就是扼殺今年春雨的元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