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模擬強震 北市大同、萬華、中正區重災作者記者林政忠╱即時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6年3月3日 下午1:06
台南地震即將滿一個月,科技部上午在行政院會提報「台灣未來50年不同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機率」,報告顯示,苗栗、台中、彰化、雲嘉南、花東等地,都是烈震高機率地區;科技部也情境設定山腳斷層全段錯動,當地震規模7.1、震源深度10公里時,台北市大同、萬華、中正等西部地區老舊建物損壞情形最嚴重。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上午表示,這是機率問題,以現有科技無法精準預測地震時間、地點,只能以現有斷層分布和過去發生地震機率來推估;台灣西部有許多斷層,相對震災會比較嚴重,未來50年花東發生烈震機率也較高。 他進一步表示,這些推估只能說是參考,更不是房地產參考指標;這是未來50年的科學研究,可能民眾一輩子都碰不到,不必太憂慮。
科技部:若發生強震 花東、西部危害相對較嚴重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即時報導】
206南台大震傷亡慘重,地震預警受矚目。科技部今在行政院會報告「我國地震防災科技研發與落實」,會中科技部以既有已知斷層及地震資料,推估出台灣未來50年發生震度7級以上「烈震」的地震模型圖,其中若發生高頻劇烈搖晃,危害較大區域包括: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嘉南、花東、恆春半島等地。
科技部政務次長錢宗良說,花東、西部都有相當斷層帶,若發生強烈地震,危害相對會較嚴重,未來會累積相關資訊、以大數據概念不斷更新地震災害預測資料,做機率潛勢分析。不過他也強調,「這只是提供防災參考,不是房地產的參考指標」。
科技部去年就曾公布「台灣地震模型」圖,不過因今年發生206南台大震,此分析再受重視。
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司長陳于高說,模型大致分為三個圖表,第一個圖是以既有已知斷層,分析地震來時劇烈搖晃機率較高的縣市。第二個圖是分析高頻地震(瞬間劇烈搖晃,加速度反應頻譜0.3秒)發生機率;第三個圖是分析低頻地震(較長時間緩慢搖晃,加速度反應頻譜1秒)發生機率。
陳于高表示,第二個圖分析指出,高頻地震發生機率較高區域(標示出紅色區塊)包括:湖口、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嘉南、高雄(美濃、甲仙)、花東、恆春半島等。不過圖中是以既有已知斷層分析,藍色區域不見得沒有斷層,可能還有未發現的盲斷層,資料將不斷更新。
此外,科技部報告中也提及一份「老舊建物衝擊分析」。假設山腳斷層全段錯動,地震規模7.1,震源深度10km,結合Google Earth可具體呈現老舊建物損害高風險位置。以台北市來看,老舊建物損害棟數較高行政區包括:萬華區、大同區、中正區、中山區等。
陳于高補充說,此情境模擬是以各區老舊建物數量資料做分析,並非只考量斷層等因素,不過此資料較舊,有些地區老舊建物結構已做補強、更新,這些資料未來也將一併考慮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