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二戰後各十號信號之冠的颱風溫黛(萬達)(part-2)

簽到天數: 150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2010-11-17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影響及傷亡
據有關當局事後統計,共有183人在溫黛襲港期間死亡,當中127人是在新界沙田大埔區受吐露港風暴潮襲擊時身亡。另受傷人數達388人,亦有108人失蹤,72,000人無家可歸。700多艘小艇嚴重受損,500多艘沉沒。24艘遠洋船擱淺,12艘出現碰撞。新界農作物損失嚴重,沙田及大埔約869頃農田被海水淹浸,沙田約有3,000家木屋損毀,市區內的木屋區,與及避風塘內的住家艇亦有大量損毀。
特點
溫黛雖然是一個大型颱風,但近中心的強烈風圈範圍較小且緊密,引致風速變化劇烈。如以天文台總部為例,在半夜後才開始吹強風,但在清晨時分已吹烈風,並在十號颶風信號懸掛不久後便由烈風風力急增至颶風風力,颶風消退時風速轉變亦極為迅速,由颶風迅速減弱至烈風風力,過程中暴風出現的過渡時間極短。而溫黛是少有的颱風眼壁及風眼邊緣均曾經過天文台總部上空,在錄得颶風期間曾短暫出現明顯的風勢減弱現象。
襲港紀錄
溫黛是一個中心風力緊密的颱風,襲港期間創下以下的香港氣象紀錄,並保持至今:
  • 紀錄以來最低海平面氣壓:944百帕斯卡(中心最近距橫瀾島10公里時錄得)
  • 紀錄以來天文台總部最高陣風:每小時259公里
  • 紀錄以來最高天文台一小時平均風速:每小時72海哩/每小時133公里(一說每小時68海哩,只是因為用整點時間計算風力,七十年代末則重新計算過非整點的最高一小時平均值,得出的72海哩/每小時,故實際比1896年的每小時69海哩為高)
  • 二次大戰後維多利亞港內最高風速:大老山,陣風154海哩(約每小時284公里),一小時平均每小時102海哩(約每小時189公里),十分鐘平均每小時105海哩(約每小時194公里)

風速及氣壓數據
最接近距離:天文台總部西南偏南20公里,澳門東南偏東46公里
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氣壓:955.1百帕斯卡,瞬時953.2百帕斯卡
澳門錄得最低氣壓:962.4百帕斯卡
進入香港200公里內中心附近最高10分鐘持續風速:185km/h
最高風速(一小時平均):天文台133km/h,橫瀾島148km/h,長洲118km/h,大老山189km/h,澳門80km/h
最高風速(十分鐘平均):天文台150km/h,橫瀾島156km/h,長洲130km/h,大老山194km/h
陣風風速:天文台259km/h,橫瀾島216km/h,長洲232km/h,大老山284km/h,澳門129km/h
AAAimages.jpg
AAimages.jpg
Aimages.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