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颱風的形容詞知多少?

簽到天數: 3831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2015-12-5 18: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lu 於 2015-12-6 14:49 編輯

颱風的形容詞知多少?近年來,由於網路及媒體傳播發達,導致資訊暴增、百家爭鳴,颱風用語千奇百怪、創意無限、聳動誇大。其中或有善意提醒留意防範,或有譁眾取寵搏取版面,或有自認能者自吹自擂;有時確實達到「預警」效果,有時卻帶來各界「困擾」,有時事後造就「神人」,有時事後打嘴「失神」。

颱風生命期短者4、5日,長者可達十餘日,若網路及媒體每1到3小時要報導颱風動態或發布1次文字稿,即使短時間內颱風動態並無太大變化,但發布的內容仍需要更新,於是各家媒體便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說文解字功力、絞盡腦汁進行作文比賽,看誰能將颱風動態形容的好?形容的妙?看誰挖到寶?看誰踩到地雷?殊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先搶得頭彩再說。

颱風對臺造成的影響應以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並以滾動的方式來使用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及預測,而網路媒體的描述偶會與科學上的定義有所不同;比如說颱風由中臺灣登陸者稱「穿心颱」、「斷腰颱」;路徑偏北一點由北臺灣登陸者叫「爆頭颱」;颱風由臺灣南部北上者名之為「爆菊颱」;如可能會帶來嚴重災情或為強烈颱風等級的颱風則稱之為「超級颱風」、「怪獸颱」、「魔鬼颱」、「巨無霸颱」;颱風預測路徑飄忽較不定者稱「搖擺颱」;若颱風由東部海面北上但對西部帶來較嚴重災情者叫「聲東擊西」;假使颱風外圍環流大,但內部結構不紮實者就叫做「虛胖颱風」;若較強環流雲系集中在颱風後方,而前方環流較弱且無雲,就謔稱為「禿頭大屁股」;3個颱風同時出現呈三角分布,稱「三角鼎立」;因雙颱效應2度發布警報的颱風,則稱此颱風為「回馬槍」。如民眾不清楚用詞的背後意義,或是過度解讀,就易造成各界恐慌或誤判等情況,甚至從颱風生成至消滅期間一路飽受驚嚇。

以下整理近10年來網路媒體使用過的形容詞(如下表),輔以本局之颱風實測資料來說明並比較分析,希望未來見到颱風新用語或類似形容詞時,能對媒體的創意莞爾一笑,並真實瞭解颱風的特質及影響。

網路媒體使用之形容詞與相對應颱風列表
颱風形容用語
颱風名稱
時間
穿心颱、行星級西南氣流、海馬倒水、兩根大水柱、航空母艦與戰鬥機群、利刃強襲、八七水災重演
101/6/19~6/21
穿心颱、虛胖颱風、超級颱風
98/8/5~8/10
爆菊颱、禿頭大屁股
103/9/19~9/22
魔鬼颱、完美風暴
102/9/19~9/22
聲東擊西
[url=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faq/rain.htm#5]康芮
KONG-REY
102/8/27~8/29
爆頭颱、穿心颱、斷腰颱、地表最強颱、胖颱
104/8/6~8/9
三颱鼎立
95/8/7~8/9
95/8/9~8/10
回馬槍、身陷鞍型場
101/8/21~8/28
[/url]
一、穿心颱 + 行星級西南氣流 + 海馬倒水 + 兩根大水柱 + 航空母艦與戰鬥機群 + 利刃強襲 + 八七水災重演 (以101年泰利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穿心颱:媒體依颱風路徑潛勢預報資料指出,泰利(TALIM)颱風不排除由中臺灣穿越,所以一度以「穿心颱」來形容此颱風將為臺灣西部帶來嚴重災情,並提醒民眾注意。隨後此颱風在移近臺灣過程中路徑略微偏北修正,由海南島經臺灣海峽通過臺灣北部近海,並未登陸。


2、行星級西南氣流、海馬倒水、兩根大水柱、航空母艦與戰鬥機群、利刃強襲:媒體形容泰利颱風因生成在行星級西南氣流上,受颱風及旺盛西南氣流雙重影響,臺灣將出現顯著降雨;而在日本南方海面的谷超颱風形如海馬,宛如將雨水不斷倒向臺灣,也有人謔稱為「海馬倒水」;泰利及谷超颱風亦被以「兩根大水柱夾擊臺灣」、「一艘航空母艦率領雷雨胞和泰利組成的戰鬥機群轟炸臺灣」,以及泰利(原意為刀刃)如利刃強襲西南部來形容。又因一周前(6月10日至12日)發生「610水災」,西半部已發生大量降雨,其中3天累積降雨以南部屏東上德文1841毫米最多,中部臺中稍來1416毫米次之,而北部亦因短時間內降下超大豪雨致多處地區淹水,對泰利颱風來襲可能為臺灣帶來顯著降雨,因此媒體特別強調,中南部地區要嚴防半年的雨量,恐在5天內一次下完,再度成災。


3、「八七水災」重演: 據媒體報導, 位於琉球海面的谷超颱風北上朝日本移動過程中,將會導引位在東沙島附近的泰利颱風移向臺灣,大氣環境宛如民國48年8月7日的艾倫颱風,因藤原效應把東沙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引進臺灣,導致空前的大水災。有關「八七水災」對臺影響之補充說明如下:

(1)生成經過:民國48年8月7日在日本南方海面的艾倫颱風,因藤原效應把東沙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引進臺灣,形成旺盛西南氣流,引發超大豪雨造成積水難消,再加上山洪爆發、河川水位高漲決堤,導致空前的大水災。受災範圍幾乎包括臺灣西部的所有農業區域,其中以苗栗至嘉義地區最為嚴重。

(2)實測資料:於8月7日在雲林縣斗六梅林所測得的日累積雨量1001毫米最高。

(3)災情說明:死亡667人,失蹤408人,受傷942人,房屋全毀27,466棟,半毀18,303棟,交通及電訊幾乎完全癱瘓,災害總損失高達35億元以上(占全年GDP11%)。

4、基於上述各項報導,網路及媒體皆強烈呼籲各界小心防範,泰利颱風侵臺期間總累積雨量將遠遠超過氣象局發布的雨量預測值,實際上颱風確也帶來南臺灣山區7百多毫米的雨量,但並未如其想像的多。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

(1)泰利颱風是民國101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發生的第5個颱風,6月18日2時於海南島附近生成,初期往東北東移動,近中心對流及環流結構逐漸組織發展並伴隨旺盛西南氣流,之後轉向東北移動進入臺灣海峽。氣象局研判對臺將構成威脅,於19日5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0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21日5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2)泰利颱風有「發生在梅雨季」、「在南海生成」、「往東北進行」三大特點,並引進西南氣流,從歷年統計資料顯示,颱風由西南方往東北到臺灣或臺灣海峽的行進路徑的發生機率為6.9%。由於泰利颱風行徑均距陸地不遠,不利其發展,因此在其3天又3小時的生命週期中,強度均只維持輕度颱風。

2、實測資料:泰利颱風影響期間,降水以南臺灣最為顯著,其中高雄(722毫米)及屏東(668.5毫米)山區累積降雨最多。

3、災情說明:受颱風影響,中南部地區降下豪雨,造成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等地區淹水。計有1人死亡,農損逾7億元。

二、穿心颱 + 虛胖颱風 + 超級颱風(以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穿心颱:民國98年8月,氣象局預測莫拉克(MORAKOT)颱風將朝臺灣東部陸地並穿越台灣而來,媒體以「穿心颱」稱之,並呼籲各界小心防範;颱風影響期間,其移動路徑大致如本局預期,颱風中心最後由花蓮市附近登陸;惟颱風在進入臺灣東部海面之後的移速明顯減慢,使得強降雨時間加長,導致空前災難。

2、虛胖颱風:莫拉克颱風的七級風暴風半徑250公里,算是暴風圈比較大的颱風,加上外圍環流雲帶相當寬廣,像似一個大胖子,但因其內部結構不紮實,其強度最強時也僅為中度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0公尺),所以一度被稱呼為「虛胖颱風」;媒體同時採訪並引述專家學者的提醒,「就算是『虛胖』,還是不能小看莫拉克威力。」。

3、超級颱風:因莫拉克颱風移速緩慢,加上外圍環境水氣豐沛,雖其強度僅為中度颱風(虛胖),但國內媒體引用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以「超級颱風」來形容,推測莫拉克可能會帶來嚴重災情。實際上,颱風侵臺期間確為南投及臺中以南的中南部山區(包含臺東)帶來顯著降雨且災情慘重。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莫拉克颱風是民國98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發生的第8個颱風,8月4日2時在菲律賓呂宋島北端之東北東方約1000公里海面形成,5日20時增強為中度颱風。氣象局研判對臺將構成威脅,於5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6日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7日23時50分在花蓮市登陸,8日2時起受地形破壞影響逐漸減弱為輕度颱風,14時於桃園附近出海,10日5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颱風侵臺期間其移速緩慢。

(2)實測資料:莫拉克颱風在侵襲臺灣期間,創下多項臺灣自有測站觀測紀錄以來的颱風降雨紀錄,其中單日最大降雨量(99年8月8日)及連續二日最大降雨量(99年8月7至8日)分別為尾寮山1402毫米及2146.5毫米,目前仍為臺灣雨量紀錄保持者。颱風侵臺期間共有10個縣的測站最大累積雨量超過1000毫米,總累積雨量最大出現在嘉義阿里山2855毫米。

(3)災情說明:受颱風及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東部多處地區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雨量,引發嚴重水患,造成臺南、高雄、屏東及臺東等縣重大災情,鐵、公路多處路基流失造成交通中斷,多處地區發生嚴重土石流災害。計有673人死亡,26人失蹤,農損逾新臺幣195億元。

三、爆菊颱 + 禿頭大屁股 (以民國103年鳳凰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爆菊颱:民國103年9月,媒體報導依氣象局路徑潛勢預報指出,鳳凰(FUNG-WONG)颱風由南向北進入南台灣陸地的機率頗高,以「爆菊颱」形容此颱風,並強調強風豪雨對南臺灣破壞大;然而鳳凰颱風北上觸碰恆春半島後,路徑略向東偏折沿東部近岸北上,雖與預測差異不大,但因颱風結構不對稱,其暴風圈前緣雲系較為鬆散,降雨較集中在花東地區,並沒有給西南部帶來明顯降雨。

2、「禿頭大屁股」颱風:網路媒體引用學者報導,形容鳳凰環流因結構不對稱,較強環流位於颱風南側,其雲系發展旺盛(像似大屁股),而北側環流較弱且無雲(像似禿頭),從氣象衛星雲圖觀之,外觀看似「禿頭大屁股」颱風,強調暴風圈在進入南臺灣初期,雖感受到的風雨不會太明顯,但颱風中心在登陸前後,其南側主要的環流就會逐漸移入,風雨明顯增強,對臺灣南部及東南部地區威脅相當大。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鳳凰颱風是民國103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16個颱風,9月18日2時於菲律賓東方洋面發展為輕度颱風,當颱風來到呂宋島東方近海,移動方向由西北西轉為北北西方向移動,氣象局研判對臺將構成威脅,於19日8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0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移動方向再逐漸轉為北北東,21日10時颱風中心掠過鵝鑾鼻後沿東部近岸北上,22時颱風中心再掠過三貂角,持續向北移動,於22日8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整個生命週期中,強度均只維持輕度颱風。

(2)實測資料:鳳凰颱風侵臺期間,降雨主要集中在臺灣東半部地區,其中以恆春和大武兩處降雨最多,達350毫米以上。

(3)災情說明:受鳳凰颱風影響,總共造成1人死亡(臺東)、4人受傷(臺東1人、臺中2人、臺南1人)。



四、魔鬼颱 + 完美風暴 (以民國102年天兔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魔鬼颱、完美颱風:民國102年9月,天兔(USAGI)颱風之所以被媒體稱為魔鬼颱、完美風暴之主因在於其發展快速且結構紮實,能夠在短短不到3天的時間從輕度颱風發展成強烈颱風(最大平均風速每秒55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280公里,堪稱「完美風暴」。

2、因為天兔颱風路徑比本局原預報路徑偏南50公里,相對破壞力強的暴風圈離臺灣較遠,瞬間致災性的暴雨陣風對臺灣影響也比預期小一些,雖未如媒體所形容,出現魔鬼般的災況,但仍對花東地區及南部山區帶來災情。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天兔颱風是民國102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19個颱風,9月17日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後,18日20時增強為中度颱風,19日20時增強至強烈颱風,氣象局研判將對臺將構成威脅,23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0日2時強度達到頂峰(近中心最大風速55m/s),暴風圈擴大至280公里,21日中心通過巴士海峽,22日14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2)實測資料:天兔颱風侵臺期間,為臺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帶來強風豪雨,花蓮、臺東及屏東山區最大總累積雨量皆超過700毫米,其中以花蓮山區測得的累積雨量858.5毫米最多;蘭嶼氣象站測得17級以上之陣風最大,恆春氣象站測得陣風14級次之。

(3)災情說明:受颱風影響,花蓮、臺東地區及南部山區出現顯著降雨,造成部分地區淹水、道路坍方交通中斷。農損約新臺幣1.9億元。



五、聲東擊西颱 (以民國102年康芮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聲東擊西颱:民國102年9月,康芮(KONG-REY)颱風路徑從臺灣東部近海北上,從歷史颱風類似路徑資料顯示,此種侵臺路徑的颱風的降雨分布主要集中在臺灣東半部及北部地區,但因預期康芮颱風最大降雨區會落在中南部地區,所以被媒體以「聲東擊西」颱風稱之。

2、由於颱風外圍環流夾帶豐沛的水氣降下瞬間暴雨,讓不在陸上警戒範圍內的雲嘉及南高屏地區防備不及,許多地區水深及膝,淹水災情損失慘重。據報導,中南部部分地方政府反映氣象局「應承擔」此次致災責任。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
(1)康芮颱風是民國102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發生的第15颱風,8月26日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初期向北北西方向移動,隨後轉向北通過臺灣東部海面,氣象局研判對臺將構成威脅,27日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8日11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29日20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整個颱風生命期間,皆維持輕度颱風強度。

(2)因風雨預報有其極限,颱風衍生之降雨會隨著颱風內部結構、路徑些微的偏移及外部環境場、地形效應而改變。基於康芮颱風本身屬「不對稱的雨帶」,氣象局在所發布的「風雨預測」中即顯示,中南部的總雨量預測會比東半部來得高,而後根據氣象雷達監測與實際雨量觀測資料,即時更新風雨預測資訊供各界參考。而本次中南部縣市雖未在「陸上警戒區」範圍中,但在颱風警報單內容中特別將其列入「超大豪雨警戒區」內,並對外加強呼籲。

2、實測資料:康芮颱風侵臺期間,暴風圈通過臺灣北部及東半部地區,以距離颱風較近之蘭嶼氣象站測得13級陣風最大。整體來說,颱風期間(8月27至29日)之累積雨量最大值出現在臺南山區達765毫米,但是因颱風不對稱的雨帶,使得29日單日累積雨量在中南部地區(雲林以南縣市)皆達到超大豪雨(當時定義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

3、災情說明:受颱風影響中南部降下豪雨,造成多處地區嚴重淹水、道路中斷。計有6人死亡,農損與8月20日至22日的潭美颱風(通過台灣北部近海)並計逾新臺幣9億元。



六、爆頭颱 + 穿心颱 + 斷腰颱 + 地表最強颱 + 胖颱 (以民國104年蘇迪勒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爆頭颱、穿心颱、斷腰颱:依據氣象局在104年8月5日前對當時已增強為強烈颱風蘇迪勒(SOUDELOR)之路徑預測,預期可能會在宜蘭至花蓮一帶登陸。媒體依此預測路徑報導指出,如果颱風中心由宜蘭登陸,則稱之為爆頭颱,若在花蓮登陸就叫它穿心颱或斷腰颱,並不斷提醒各界應防範強風豪雨所帶來的威脅。隨著蘇迪勒持續向台灣靠近,先前預測路徑略微往南修正為可能在花蓮至台東一帶登陸,自此以後媒體即以穿心颱或斷腰颱來形容蘇迪勒。最後因颱風中心在進入東部海面時,受地形影響路徑略微向北偏移在花蓮秀林登陸。

2、地表最強颱、胖颱:
(1)當時蘇迪勒颱風來襲,網路媒體不斷出現抱怨的聲音,例如:「…只要颱風一來都會聽到媒體報導CNN、BBC或是外媒認證的『地表最強颱風』即將來襲,『威力有如怪獸』、『恐怕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恐嚇性的警告與聳動用詞不絕於耳,餘音都還沒繞完樑,下一個地表最強颱風又來報到了。我們好奇了,一年到底會有幾次『地表最強颱風』,是不是每來一次都要被恐嚇一次?」

(2)其實,就風力來看,蘇迪勒颱風於104年8月3日增強為強烈颱風,其近中心最大平均風速每秒58公尺,比99年梅姬颱風(每秒80公尺)及102年海燕颱風(每秒78公尺)來的弱些,自當不能稱之為「地表最強颱」,至於用「地表最強颱」來形容,可能是對於迫壞性大的颱風統稱吧!蘇迪勒颱風於8月5日強度稍減弱為中度颱風(近中心最大平均風速每秒48公尺),而後就以此中度颱風上限的強度侵襲臺灣,確也導致臺灣發生嚴重災情。至於用「胖颱」形容蘇迪勒是因為其暴風圈相當大(七級風暴風半徑300公里),並挾帶寬廣的外圍雲系緣故吧!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
蘇迪勒颱風是民國104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13個颱風,於7月30日20時生成後,即穩定向西北西移動並快速增強,8月3日20時增強為強烈颱風,5日午後颱風強度稍減弱,但仍以中度颱風上限逼近臺灣,6日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20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8日4時40分由花蓮秀林登陸,11時在雲林臺西出海,9日8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2、實測資料:有關蘇迪勒颱風降雨的部分,7日主要集中在臺灣東北部及苗栗以北山區,8日全臺灣各地皆有強降雨。在颱風侵臺期間(6日至9日),臺灣東北部為總降雨量最大地區(宜蘭太平山1346毫米);另,8日清晨起(颱風通過臺灣陸地),中南部雨量迅速加大,其中高雄市多納林道總降雨量達923毫米,為南臺灣最高雨量地區。風力方面,最大的瞬間陣風出現在宜蘭蘇澳測得風速每秒66.1公尺,相當於17級以上瞬間陣風,臺北市也有12級陣風。此外也在龍洞及蘇澳浮標皆測到17公尺以上浪高。由於蘇迪勒颱風帶來的豪雨及延時較久的強陣風,導致多處道路坍方及許多災害發生,本局多項重要儀器設施亦受損嚴重。

3、災情說明:受颱風影響,造成多處道路坍方,全臺停電戶數逾400萬戶,計有8人死亡,4人失蹤,437人受傷,農損逾新臺幣22億元。



七、三颱鼎立(以民國95年瑪莉亞、桑美、寶發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民國95年8月6日西北太平洋共有3個颱風同時存在(寶發、桑美、瑪莉亞),被稱為三颱鼎立。分別是編號第7號颱風瑪莉亞(MARIA)在日本東南方海面,向西北西轉西北往日本九州一帶進逼、編號第8號颱風桑美(SAOMAI)在關島附近,向北北西轉西北朝臺灣北部海面移動(之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路徑通過臺灣北部近海),以及編號第9號颱風寶發(BOPHA)在琉球東南方海面,向西北西移動往臺灣東方海面接近(之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由臺東成功登陸)。

2、網路媒體紛有引用專家報導,提及此時颱風移動充滿變數,因寶發雖較靠近臺灣,但後面兩個颱風移動速度卻比寶發快,一旦距離拉近,「一定會互相干擾」,除可能拖慢彼此移動速度外,也會改變移動方向。事實上此3颱風之交互作用不明顯,並沒有預期中之交互作用產生。

3、三颱之一的桑美颱風以中颱上限強度通過臺灣北部近海,宜蘭及苗栗以北縣市皆宣布停止上班及上課,但事後卻有部分縣市未達停止上班及上課的標準,報導有民眾於放「颱風假」期間上街購物、歡唱卡拉OK等情形,造成「白放假」、「撿到假」等問題的討論,亦引發工商界請求重新檢討放颱風假標準的聲浪。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寶發颱風:
(1)、生成經過:
寶發颱風是民國95年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第9個颱風,8月6日14時在琉球那霸東南方海面發展形成,生成初期向西北移動,於7日2時轉為偏西行進並快速朝臺灣東方海面接近,7日20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8日14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9日3時20分由臺東成功登陸,7時20分由臺南出海,14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寶發颱風在為期3天的生命期間,只發展至輕度颱風強度。

2、實測資料:寶發颱風侵臺期間,出現較大累積雨量地區:宜蘭古魯236.5毫米,新北市福山223.5毫米,花蓮龍澗227毫米、臺東都蘭205.5毫米。

3、災情說明:此颱風警報期間,僅臺東縣有輕微農業損失,無重大傷亡事件發生。



2、桑美颱風:
(1)、生成經過:
桑美颱風是民國95年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第8個颱風,8月5日20時在關島附近海面形成,先以西北方向移動,之後轉向西北西,7日14時增強至中度颱風,氣象局於9日2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1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0日颱風通過臺灣北部海面,並於10日17時由福建、浙江交界處進入中國大陸,23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2、實測資料:桑美颱風影響期間各地總雨量由於颱風主要環流雲系是由海面上通過,北部地區最大降雨量僅有76毫米(新北市板橋)。

3、災情說明:此颱風對臺無明顯災情。
(另據媒體報導,桑美颱風通過臺灣北部近海後登陸中國大陸,為當年半世紀以來登陸中國大陸最強颱,重創浙、閩地區,造成死亡105人,失蹤190人,400萬人受災,損失逾新臺幣500億元。)



◎補充說明
西北太平洋同時存在3個颱風列表(民國94年至104年)
年份
颱風名稱
94年
蘇拉、丹瑞、龍王
95年
寶發、桑美、瑪莉亞
96年
科羅莎、海燕、普都
97年
薔蜜、米克拉、海高斯
98年
凱莎娜、芭瑪、米勒
99年
萊羅克、康伯斯、南修
102年
潭美、皮瓦、尤娜拉
104年
昌鴻、蓮花、南卡

八、回馬槍 + 身陷鞍型場 (以民國101年天秤颱風為例)


(一) 網路媒體報導說明:

1、回馬槍:民國101年8月天秤(TEMBI)颱風移動路徑特殊,由於受布拉萬颱風之藤原效應影響,把已經逐漸遠離臺灣並進入東沙島海面的天秤颱風再度牽引轉回臺灣,並不排除有2度登陸的可能,因此被媒體稱為回馬槍。

2、身陷鞍型場:
據媒體報導,「當天秤位在臺東的東方海面時,龜速向西移動,它移動速度比人類行走還緩慢,造成此狀況的關鍵就在鞍型場。」,即一度以天秤颱風「深陷鞍型場」來形容當時颱風所處的環境場特性。而所稱鞍型場(或變形場)即指兩個高壓和兩個低壓間的地區;當颱風位於鞍型場中時,因缺乏明顯的導引力量,颱風動態會變得緩慢而不定。

(二) 颱風實際經過說明:

1、生成經過:
天秤颱風是民國101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發生的第14個颱風,8月19日8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生成初期太平洋高壓偏弱,受季風槽內的導引氣流影響緩慢偏北移動,後隨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向西側延伸,導引颱風轉向西北西朝臺灣東部海面逼近,侵襲臺灣地區。

(1)第1次颱風警報:氣象局於21日14時30分對天秤颱風發布第1次海上颱風警報,22日5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由臺東東方近海轉西南西撲向恆春半島,24日5時於屏東牡丹登陸,穿越恆春半島後向西南西方向離去,25日14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

(2)第2次颱風警報:由於天秤颱風在南海期間與第15號布拉萬(BOLAVEN)颱風產生藤原效應,受其牽引而迴轉朝向臺灣恆春半島移動,氣象局於26日11時30分再度對天秤颱風發布第2次海上颱風警報,27日2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28日2時通過鵝鑾鼻近海(未登陸),之後再度行經蘭嶼、綠島之間並逐漸遠離,23時30分解除第2次颱風警報。中央氣象局2度對天秤颱風發布颱風警報,警報發布總時間長達1週,天秤颱風生命期最大強度為中度颱風。

2、實測資料:天秤颱風2度警報期間皆為臺灣地區及蘭嶼、綠島帶來強風豪雨。

(1)第1次侵臺期間(8月21日至25日)的降雨最顯,最大累積雨量為:屏東縣車城730毫米,高雄市御油山595毫米,花蓮縣明理569毫米,臺東縣土阪546毫米。出現最大陣風地區為:大武17級、蘭嶼16級。

(2)第2次侵臺期間(8月26日至28日)的降雨雖未如第1次多,但仍為臺東(金峰326毫米)、花蓮(豐南165毫米)及高雄(御油山146.5毫米)山區帶來較多的雨量;又分別在大武、蘭嶼氣象站觀測到17級與17級以上的強陣風,導致恆春半島、臺東、蘭嶼及綠島的重大災情。

3、災情說明:受颱風影響,恆春半島、東部及臺東離島地區災情慘重,造成房屋損毀、道路中斷、電力中斷、土石流、淹水等災情。農損逾2.5億元。



1-00.png
1-4.png
1-5.png
2-1.png
2-2.png
2-3.png
3-1.png
3-2.png
3-3.png
4-1.png
4-2.png
4-3.png
5-1.png
5-2.png
5-3.png
6-1.png
6-2.png
6-3.png
7-1.png
7-2.png
7-3.jpg
7-4.png
7-5.jpg
8-1.png
8-2.png
8-3.png

點評

alu
最後一張圖8-3補上  發表於 2015-12-6 14:50
alu
最後一張圖說不能傳  發表於 2015-12-5 18:2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474 天

[LV.9]以壇為家II

劉瑞益@FB|2015-12-5 23: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4413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s6815711|2015-12-6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文中說到蘇迪勒 梅姬 海燕 三個颱風的強度 都是CWB給的強度
蘇迪勒58/68
梅姬65/80
海燕63/7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0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開梅|2015-12-6 09:11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好笑,現在形容颱風真是五花八門,我都記不清了。印象中莫拉克叫胖胖颱,但你們也知道他的雲系範圍不是史上最大的,比他胖的大有人在;麥德姆被形容的最有性暗示:爆菊颱。
『回馬槍』一詞用最多次的是1986年韋恩颱風,《時報週刊》頭條以超大字標示『颱瘋』,什麼『西部客韋恩翦徑』、『回馬槍玩大風吹』『韋恩鐵心,寶島飄零』、1986佩姬叫『風姐』、1987年賽洛瑪標題,《中國時報》叫『今年第一位風姐來訪』,1986年艾貝颱風媒體叫他『熱颱』,相比之下,早期媒體保守多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56 天

[LV.5]常住居民I

TenbeensWu|2015-12-6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近代除了納莉、芭瑪和天秤,
濫用怪颱一詞的現象還真可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15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甜心|2015-12-6 15:07 | 顯示全部樓層
:D看完後笑一笑就好這些大多是颱風來襲前夕網友跟大眾用來自娛減輕壓力的名詞,不過新聞報導若把這個當主題可能感覺上就有點不太合適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