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點線面」,96W這發展這麼曲折,其實可以用這個「點與線」來解釋。
96W剛編號時,這時一堆擾動與發展中氣旋,不過渦度大多是獨自而分開的,只是到達菲東時,不僅96W本身LLCC是呈「西北/東南狹長狀」,與其相連的渦度也是大致西北東南的條狀分布,而撤編的98W、99W等,也都是這條狹長狀渦度中,發展出的小形尺度LLCC。只是發展到現在,這條狹長狀LLCC也是一直存在,只是方向現在由96W所主導的微弱LLCC所旋轉,變成了現在的東北西南方向的狹長弱風帶。由於掃瞄風場的限制,我們無法知道在96W所主導的東北西南向渦度線上,以及東邊由90W所主導的西北東南渦度線上,其交點或是延長線上是否還有弱的LLCC,正在等待這兩個主導的LLCC整合。
以下分別是由WindCAT衛星,以及ASCAT(METOP_A)衛星,所掃得的風場結果;因為96W的風場「太大了」,所以用20N、30E大小的圖片來表述,可以看得出來從昨天到今天的風場狀況,96W是一個狹長的LLCC的狀況十分明顯,弱風區呈現一條線。而且不排除在這條線的兩端,還有沒有其他LLCC在扯96W整合增強的後腿。
WindCAT衛星,臺灣時間2014年7月26日16:40。
WMBWT62(2014_07_26_16-40)
WindCAT衛星,臺灣時間2014年7月27日05:16。
WMBWT62(2014_07_27_05-16).png
ASCAT(METOP_A)衛星,臺灣時間2014年7月27日09:38。
WMBAB62(2014_07_27_09-38)
ASCAT(METOP_A)衛星,臺灣時間2014年7月27日20:41。
WMBAB62(2014_07_27_20-41)
|